子宮是女性看不到但獨有的閨蜜器官,而懷孕,對子宮則是一段辛苦而漫長的變化過程,

在經過生產這樣巨大的奮戰之後,媽咪們都必須好好照顧的這位朋友喔!

產後的調養,讓身體恢復到原本的狀態,也能獲得足夠的休息和身體完全的復原。

延伸閱讀-逆齡卵巢必收技巧!未來媽媽養成戰

 

「惡露」是什麼?

女性在每一次的經期結束之後,子宮內膜都會逐漸增厚,到了排卵日時,卵子若有受精,以利胚胎當天;懷孕時,子宮內膜則被稱為「蛻膜」,蛻膜是胎盤與子宮之間的媒介,其功能為交換母體與胎兒之間的氧氣、養分、血液等,待生產之後,這些蛻膜就會伴隨血液開始慢慢剝落,成為所謂的「惡露」,而惡露的成分為胎膜組織、紅血球、白血球等上皮細胞。 

 

P.S這個問我就對了~惡露有分成量多和量少,而且有時候會有異味,唯白草本抑菌衛生棉,添加天然甲殼素,產後媽咪也適用的一款涼感及保養作用的棉棉,17CM護墊及40CM夜用加長型陪伴整個「惡露期」,順便養護私密肌唷!快去官網首頁看看! (vichysdiary.com)

 

從顏色觀察惡露!

生產後的3~4天之內,從陰道流出的惡露會呈現鮮紅色,過幾天之後,會慢慢轉變為淡褐色或粉紅色,大約10天後,惡露就會變成黃色或乳白色,平均來看,惡露將會維持到產後第3週才會結束。

有些媽咪過了產後第10天,會偶爾參雜一點鮮紅色的惡露,但如果流量不多的話,其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,不需太擔心。

 

不良惡露的徵兆
有些新手媽咪可能會把惡露誤以為是月經,認為一週過後,流量就會漸漸減少,但實際上惡露分泌的時間較久,因此會擔心身體健康出現問題;相反的,也有部分媽咪對惡露一知半解,認為惡露量多是正常現象,導致太晚治療產後出血。

1、護墊更換太頻繁
正常的惡露在產後一天之內,流量會達到最多,建議1小時就可以更換一次護墊,若以此頻率替換,惡露量大約只佔護墊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面積;不過,如果在1小時之內,惡露幾乎沾滿整塊護墊,且須更換2~3次以上,或是流量超過500c.c.,就要馬上向醫師反應,有可能是產後大出血的徵兆。 

2、惡露伴隨異味
血塊其實是培養細菌的溫床,如果生產之後,血塊及胎膜組織沒有儘速排出體內,反而繼續堆積在子宮內,就會引起細菌感染,使惡露產生惡臭味。 

3、下腹疼痛或發燒

孕婦在生產時,若破水太久,很容易造成子宮感染,一旦子宮遭受感染,除了會使惡露變成深紅色及產生惡臭之外,還會出現發燒或下腹疼痛等現象,若沒有充分休息,造成抵抗力變差,嚴重者可能會需要手術並繼續住院觀察治療。 

產後飲食很重要,要把懷孕和生產中失去的補回來,掌握正確食品,才是保養關鍵!

蛋白質的攝取很重要,有助於使傷口修復。像是蛋、肉、奶,毛豆、黑豆、黃豆、海鮮等皆富含蛋白質。產後哺乳期可以再加2~3份蛋白質。

由於生產過程會失血,產後建議適量補充鐵質,除了吃紅肉來補充鐵質,也可考慮吃海苔、海帶、紫菜等含鐵量高的海菜類。

通常深色蔬菜的鐵質含量會比淺色蔬菜來得高。其他富含鐵質的食物,包括全穀類、葡萄乾、紅棗等,深色或深綠色的食物,大多含有鐵質。

以及適量的膳食纖維、B群攝取,足夠的蔬菜、水果,亦可將白米飯改成糙米、燕麥等高纖食材,以避免便秘問題。

 

遵守「均衡營養、熱量控制」的原則即可。坐月子間可多飲用黑豆茶、養肝茶或是泌乳茶等飲品,對身體的復原和哺乳都能有所幫助。

其實,坐月子並不意味著整天躺在床上。如果這樣,不但不利於惡露的排出,還會導致腸蠕動減弱,容易發生產後便秘,還會影響生殖系統的復原,不利於產後恢復。

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新媽媽,媽咪們可以下床做些輕微的活動,盡量避免臥床,不只能增強免疫力,也減少疾病的發生,還有利於盆底肌及腹肌張力的恢復。但千萬不要過早從事體力勞動,避免發生子宮脫垂等不良現象的發生。

通常自然產的媽咪因為有會陰傷口,剛開始會造成會陰部與肛門周圍的疼痛,媽咪都會怕排便刺激到受傷的部位,而忍住便意不去上廁所。事實上,會陰部上的縫合部位若沒有發炎,就算是用力也不會再次裂開,媽咪不要因此害怕排便,恢復正常如廁就可以。通常產後3~4天大小便才會比較順利。2~5天排尿量較多,記得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輸尿管感染。

 

懷胎十月很不容易,不只身體產生巨大的變化,生產的過程也是耗盡體力與心力,透過正確「坐月子技巧」讓媽咪有一段可徹底休息的時間,把消耗的體力和精力都補上,以恢復到孕前的健康狀態,才能更有心力照顧並陪伴孩子的成長!

妳也必須了解-什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?

 

💕唯白淨嫩透白保養衛生棉,新好友限定體驗包輸入優惠碼【VICHYS88】再折50元👉 https://lihi3.cc/MZxA6

首創添加保養精華液!不僅抗氧化又一邊保養私密肌,還原妹妹嫩白粉嫩,生產完分泌物特別多、私密肌特別脆弱,唯白衛生棉添加保養精華液,非常適合產後媽媽使用,不只能抗氧化還有嫩白功效,趕快體驗起來!

資料參考:媽媽寶寶mombaby、嬰兒母親、每日頭條